1、前三个大题都有时间限制,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没读完,则未读部分都不得分。
2、注意读字词的顺序。前两个大题都要求横向朗读,不可竖向朗读,尤其是第一大题更容易犯竖向朗读的错误,如果第一大题竖向朗读,则除了对角线上10个字能得分,其余字全部判错不得分。前两大题不同行的汉字颜色是黑蓝相间,即奇数行是黑色,偶数行是蓝色,这是为了便于参加测试者区分不同行,不能只读一种颜色的字或先读一种颜色的字后读另一种颜色的字。
3、虽然有时间限制,但是仍应按照正常语速读完,第一大题每个字读完后要有一定时间的停顿,不能连读,否则会被判为音素丢失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,一般情况下2分钟就可读完,所以只要不读得太慢,不必担心超时。换行时容易出错,而且一旦读错行,会导致接下来的字词全部错误,所以换行时可以稍放慢速度,看清楚再往下读。
4、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,不要跳过,可以猜一个读音,仍有得分可能。
5、关于读错纠正,虽然前两大题有一次纠正的机会,但是需要注意,仅限一次纠正的机会,可立即再读一遍正确发音,不可说任何别的话语,否则所说话语都会被判为错误,如果担心纠正反而造成更多失分,也可以选择将错就错,因为一个音节只有0.1到0.2分,只要其余部分都正确,对结果的影响还是很小的。当然,最好的办法是避免读错,看清楚再读,如果考试前10分钟充分利用可以显著降低读错概率。第三大题没有纠正的机会,无论读得是否正确,都只能继续读下去。
6、第三大题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。由于朗读文章时每个字都是评分单位,高频字必须读正确,如果读错,有一个算一个;外国人名必须按照汉字读,不能读成外语;快看慢读,降低读错概率;朗读文章不是读字,除了发音要正确,还要注意朗读流畅、语速适中、语音语调要到位等。
7、第三大题虽然只要求读到400音节处,但是建议考试时再往后多读几个字。由于考试时屏幕上不会显示400音节后面的字,准备时看试卷可以记住双斜杠后面的几个字,考试时往后读到下一个标点符号即可,不需要往后读太多。这样的理由是,如果读到400音节处后面还有字,读到该字戛然而止可能造成音素丢失,再往后多读几个字可以降低音素丢失的可能性。
8、第四大题要先选择一个题目,选定之后不得更改,也不得在说话时中途换题目。建议第一句话是“我今天说话的题目是……”,开门见山明确说出自己选择的题目。
9、对着计算机测试可能因为没有具体的交流对象而找不到感觉,尤其是第四大题。说话时可以想象自己是面对着朋友、同伴在说话。说话按照正常语速,不可过快或过慢,建议语速每分钟180到240字。
10、前三大题的时间都比较充裕,读完以后如果有多余时间,可以用鼠标点击下一题直接进入下一大题。第四大题则不一样,必须把时间用完,即必须说满3分钟。说话过程中,除了避免语法错误、克服方言习惯,还要注意不能有较长时间的停顿,停顿5秒即扣分,以及不能说简单重复或者与话题无关的内容。
11、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学业能力测试,考查的是普通话能力而非立意,所以对于第四大题说话内容的要求只是不离题以及语法规范,其余考查点则是普通话的发音,而详略是否得当、结构是否完整等方面均不在考查范围之内。所以,考试时只要根据所选题目尽可能多说,说满3分钟即可。有时,可以利用自己一些方面的优势,减少需要思考的内容,例如说话题目是“我的学习生活”,如果一个大学生的专业名称长,可以第一句话就报出自己所在专业的完整名称,这样可以用掉不少时间,剩下的时间就较少了。
标签:普通测试架